「2025年公祭伏羲大典·记者手记」在天水 听见历史的脉搏
「2025年公祭伏羲大典·记者手记」在天水 听见历史的脉搏
「2025年公祭伏羲大典·记者手记」在天水 听见历史的脉搏
新甘肃(gānsù)客户端记者 李萍
夏至时节,万物(wànwù)繁茂;秦州大地,文脉绵长。
6月21日,2025(乙巳)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(dàdiǎn)在羲皇(huáng)故里天水举行。这一天,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目光聚焦天水,共同(gòngtóng)感怀伏羲功绩,传承中华文明。
走进天水市区的伏羲庙,这份穿越千年的文明厚重感(hòuzhònggǎn)愈发浓烈——斑驳(bānbó)的青瓦上沉淀着岁月的霜痕,古柏虬枝间萦绕着千年的香火(xiānghuǒ),连拂面而过的风都仿佛带着古老(gǔlǎo)的低语,将人文始祖伏羲的故事娓娓道来。
来自上海的游客高先生在踏进伏羲庙(fúxīmiào)的那一刻,就被厚重绵长的历史文化所震撼。他说,“其实,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来看看,知道了根脉所在,心中(xīnzhōng)会(huì)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。”
相传,人文始祖伏羲(fúxī)在天水仰观天象、俯察地理,开启中华文明的曙光。岁月流转,从(cóng)历史传承到时代发展,伏羲文化早已(zǎoyǐ)深深印刻在天水的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之间。
时至今日,伏羲(fúxī)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(yǔ)精神,依然如璀璨星辰,照亮后人前行之路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奋进。
在天水,文化的生命力在动静交织中奔涌不息(bùxī)。无论是从伏羲庙内游人的驻足凝望,还是到公祭伏羲大典的庄严肃穆,这座浸润着华夏文明基因的古城,以(yǐ)时光(shíguāng)为笺,以传承为笔,让每一次的抵达,都成为(chéngwéi)回溯文明源头的心灵之旅。在这里,不仅能触摸(chùmō)历史的厚重肌理,更能亲身体悟中华文明赓续绵延、生生不息的磅礴生命力。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